


距离临海回浦中学拿下2023年度全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(CHBL)总冠军,眨眼已经过去了十多天。
每年CHBL赛事结束时,漫天金纸洒落的那一刻,那是记忆里美好的顶点,但同时也会成为怀念的开端。但今年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,以往想要回忆那些美好到不真实的瞬间,你总得闭上眼睛沉入思绪里,可这一次我们不需要这么做,只需要拿起手机随意打开一个资讯软件,那一晚的故事就会从时间线里奔涌出来,直接把你拉回比赛现场。
而当回浦抱着全国冠军奖杯回到小城临海,那举城迎接的画面更是炸翻了各路社交媒体,临海市民竟然真的会为了一群高中生夹道相迎?如果说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比赛,已经足以在篮球迷之间口口相传,那么回浦在临海街头花车巡游的震撼片段,更是成为了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社会级热点。央视新闻、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各大媒体纷纷刊载,甚至连《新闻联播》都盛赞称,“回浦中学这群小伙子,用拼搏精神诠释了什么叫‘百折不回’。”
到那一刻我们或许能确定:2023年的CHBL,因为决赛的跌宕起伏,因为回浦的坚强意志,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打破了所有次元壁——它,破圈了。

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报道CHBL的媒体工作者,如此盛景当然令我倍感幸福,中国的校园篮球、校园体育永远都需要更多关注与支持。但另一方面我有另一种强烈的感觉,叫做“庆幸”——无论哪支球队赢得全国冠军,都会是值得称颂的美好故事,但恐怕只有回浦中学,以这样一种方式登上全国最高领奖台,才能让校园篮球具备碎石穿云的力量。
回浦的与众不同,首先体现在成长环境,他们和全国的其他强队相比,生长在一片完全不同的土壤上。
在花车巡游的镜头里,你能看到如今富庶繁华的临海小城,依山傍海,风景如画。但这并不代表回浦就和其他全国名校拥有着同等便利的条件,相比于踏上大巴就能奔赴决赛场地的清华附中,回浦的球员们北上远征,需要先搭乘大巴前往临海站,再从临海站搭乘高铁前往宁波,再从宁波高铁站转至宁波机场,这才能搭乘班机飞向北京。“这还算是好了很多了,我当初刚来的时候,这地方也没有高铁,我们出去比赛只能坐大巴车,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一夜。”罗伦指导从2005年开始执教回浦,在不经意间也见证了临海小城的日月新天。
这样的环境给不了回浦最好的条件,但在航拍镜头里,你能看到夹道相迎的临海市民,能看到千年屹立的海上长城,也能看到那个人头攒动的终点站。所有出现在画面里的人,都是回浦最长情、最忠实的支持者,正是他们的存在,让回浦感受到了其他球队不曾享有的爱戴——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小城里,回浦才会被奉若珍宝。
还有一些事,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。两个月前我有幸去了一趟临海,在那里我发现,“百折不回”四个字不仅仅是回浦男篮出征耐高赛事的口号,回浦中学竟然用一人高的大字,把“百折不回”挂在普通生打球的塑胶球场边,两侧远山如黛,唯独在背后透过铁丝网就能看到的,正是回浦中学的体育馆——那是回浦男篮日日夜夜流血流汗的地方,也是一面面旗帜被高高挂起的地方。
细数那些旗帜你会进一步发现,那里没有临海市内的冠军旗,也没有台州市比赛的冠军旗,陪伴在2016年全国总冠军旗周围的,是数不清的全国亚军和季军。这足以证明回浦是豪强,但同时也展现了回浦式的价值观:那些微小的胜利不值得庆祝,但有一些失败也代表着光荣和希望,在时时刻刻激励与鞭策着这支队伍。

于是,在这样的激励和鞭策之下,如各位所知所见:回浦是CHBL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传统劲旅。正如这次比赛破圈以后,很多网友讨论的那样,“回浦可太强了,这不能算异军突起的湘北,他们在《灌篮高手》里怎么也得是海南这个级别的球队。”
但无论是湘北还是海南,只要你的球队不是山王,其实每年等待着这支球队的命运都还是残酷的。
回浦的确一直以来都非常出色,但他们从未像清华附中那样,能拥有横扫八荒六合的绝对优势。作为一支来自小城的队伍,即便他们常怀云霄之志,现实却总会把他们拉回凡尘之中:一如去年的夏天,回浦中学也曾怀抱雄心壮志远赴佛山,却在一场昏天暗地的大战后以2分之差败给了同样出色的石家庄二中。在如此接近冠军的地方倒下,让当时的回浦全队哭作一团。
这就是回浦,和现实里的你我一样,在试图通往成功的道路上,永远不会有一片坦途,永远都会荆棘密布。

包括2023年的这一场决赛,当回浦先复仇石家庄二中、再逆转广东省实验,终于杀进全国最终决赛时,他们甚至用血性、拼搏和一点运气,一度面对清华附中建立起了16分的优势。但在超过1000万直播观众的目睹下,给到回浦的考验,竟然才刚刚开始。
清华附中并不是这个故事里的反派,千万别误以为,他们无需苦练、只靠天赋就能一路碾压获胜。这支王者之师在2022年一度坠入谷底:他们在北京分区决赛败给北京四中、在北区决赛败给石家庄二中、在全国半决赛又不敌新军乌鲁木齐101中学,最后的全国三四名决赛,清华附中再度完败于睡了一觉就起来比赛的回浦。作为14冠王最后连领奖台都没有登上,议论声纷纷而起,人们都说:清华附中幸亏没有和石家庄二中或者回浦之一分在一个半区,否则可能在半决赛会输得体无完肤。
于是清华附中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,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卧薪尝胆,他们要重建霸权,用前所未有的训练量去提升体能、投射和防守脚步,这一切也果然在2023年的一场场硬仗中得到了体现。清华附中在高中级别的赛事里维持着全队53%的投篮命中率、超40%的三分命中率。所以当他们在加时赛连续投进3记三分时,偶然的背后就是有着巨大的必然性,投进这3个远投的杨凯文、管子煜和王俊涛,从北区赛开始就都拥有四成左右的三分准度。靠着更好的阵容深度、靠着这一年苦练铸就的体能,清华附中马上就要甩掉难缠的回浦,昂首踏回领奖台了。

但那个分明已经被击倒的对手,死死地抓住了巨人的脚踝,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,回浦擦干了嘴角的血迹,用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挥出了最后的致命一击。
这是命运女神的褒赏,对一支永远都在努力,永远未曾懈怠的球队的褒赏,一如淡厚然的出现同样也来自命运的祝福。
淡厚然是内蒙古人,初中就读于内蒙篮球名校包头三十三中,但在初升高的过程里却未能如愿升学。包头33中的队伍名额有限,他们并不看重当时的淡厚然,因为那时的他只有1米93的身高,虽然弹跳出色,却并不符合北方高中强校的内线要求。但回浦决定给淡厚然一个机会,他们擅长使用矮个内线,甚至很多个赛季全队上下都没有超过2米的球员,并且回浦对淡厚然打球玩命的特质青睐有加。而在回浦得到淡厚然后,奇迹开始发生了,淡厚然在高一长到了2米,回浦把这个身高填到了2021-22赛季的报名表上,等2022年全国总决赛打响时,淡厚然已经接近2米08了。此时的他,天赋条件不仅在回浦历史上前所未见,放眼全国学界也数一数二。

正是在淡厚然身高暴涨、横空出世后,回浦在2022和2023这两年拥有了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,他们有了全国高中联赛顶级高度和运动能力的内线。
但他们的成功又绝不仅限于此,比如身高1米95却在决赛拿下两双的兰皓翔,同样也能在清华附中的长人阵里反复冲杀,为什么?因为无论是拥有淡厚然之前,还是他崛起后的日子,回浦的性格从未改变过,是的,他们即便作为一支球队、一个集体也是有性格的,他们永远努力,永远投入,永远百折不回——他们是一方豪强没错,每一年回浦都能击败90%的球队,但这是竞技体育啊,这个成王败寇的世界就是残忍到只有击败100%的对手,你才能不被失败的痛苦席卷。否则是强队又如何呢,总还是会在某一场比赛后痛哭流泪,就像一年前全国半决赛过后的回浦更衣室,一群十八九岁的半大小伙子哭到失声,哭到让人心疼,哭到让旁观者们都不由感叹, 能不能就让他们赢一次……

事实上,2022年回浦的痛哭,是因为他们真的离冠军太近了,只在咫尺之遥。当时的他们阵容齐整、深度出色、年级配比均衡,本季的主力淡厚然、张浩博、兰皓翔和朱柏涛恰好构成了当时出色的替补阵容;再加霸主球队清华附中式微,让回浦对夺冠的信念尤胜过往。但他们偏偏遇上了也在为这个机会殊死一搏的石家庄二中,以一阵劲风吹灭了回浦希望的灯。(有关2022年的回浦,请参看 一座县城,如何能打造出中国最勇猛的篮球)
如果说2022是回浦最好的机会,那么2023可能也是短时间内最后的机会了。2022届回浦先发五虎去年已经全部毕业,这一届回浦又有9名球员已经高三,他们的后备力量出现了明显的短缺情况,包括功勋教练罗伦指导因为身体情况,也已经萌生退意。于是了解这一切的朋友们,也有不少人开始在内心祈祷:2023年,不然就让回浦赢一次吧…就这一次就好。

是的,回浦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,让所有接触过他们的人都会被感染,那不加掩饰的求胜欲,那横冲直撞的信念感。所以在那个周日的夜晚,只有当这样的一支球队赢球后,才会迸发出那么多令人震慑的情绪——
我看到了工作人员的人群里,一行又一行的泪珠穿成了线,没道理的,那些朋友平日里都是独当一面的业界精英了,怎么会在忙碌的生活里为一场高中生的比赛默默哭泣;
我看到了在社交媒体上,我们小朱同志在夺冠夜立刻给回浦写了一篇文章,还有我们的小友雨晨,他只是因为三年前报道过回浦,突然就捉起刀笔写下自己的心境,没道理的,这三年来他早已离开了体育媒体;
我当然更看到了滚滚的信息流里,无数的文字和视频翻飞跳跃,有回浦的校友们流着泪意的庆祝,有转播观众被比赛击中后在询问,当然还有回浦的教室在震动,临海的街道在欢呼,以及学校门口小黑屋超市的老板娘,每逢回浦比赛她就关门歇业专心看球——那一夜的她,一定也在小黑屋里,抱着手机任由热泪幸福流淌吧?

那一夜胜利的如果是清华附中,当然也是属于一所学校的欢喜,传统豪强再度复兴的故事同样美好,我也会给我们的朋友王泽奇发去祝福的微信。但恐怕,只有赢的是回浦中学,只有当回浦以回浦的方式赢得冠军,当这场比赛包含了跌宕起伏、伤病频发、逆流而上这一切因素后,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才突破了校园体育原有的圈层。
只因我们的生活里需要以弱胜强的励志故事,需要付出会有回报的美好寓言,需要不惧失败永远能从头再来的勇敢坚毅,需要偶尔能看到那本该属于漫画的剧情,竟然真的会在生活里真实上演。
生活时常残酷,会教训我们,绝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的。
但是对绝大部分人而言,对你我而言,人生除了努力又有什么别的选择呢?
回浦的胜利是在人生的洪流里伸到面前的一根树枝,又一次让你相信努力是有意义的。

那天的比赛现场,我遇到了卢勇江,遇到了王泳博,他们是腾讯开始转播耐高后,我认识的第一批回浦球员,如今他们都早已毕业,分别来到北京加入了各自的CUBA球队。但每次遇见他们,我就会想起3年前,他们也曾经在CHBL半决赛和清华附相遇过,带着没有一名球员身高超过2米的阵容,回浦如蚍蜉撼树一般被清华附击败,比分是103比55,差距大到大家像是两个世界的人。作为毕业生,他们当然无法再身披回浦战袍登场了,但至少他们还可以坐在球队席的后排有力地挥着拳。他们当初是失败者吗?是的,但他们也理应加入这场庆祝,因为那曾经的失败本就是砸向石墙的第27锤和第28锤。
那一夜,第101锤猛然轰出,石墙碎了。
光,从那里照了进来。